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

地利之便 國銀贏的策略

金管會核准6家國銀到中國大陸設立分行後,各國銀現在無不絞盡腦汁,希望達成在短期內獲利的目標,才能盡快承作台商人民幣業務,各國銀也都相當有信心,綜合各家說法,「地利之便」將是國銀贏的策略。

 目前獲准登陸的6家銀行,包含土地銀行申請設立上海分行、合作金庫申請設立蘇州分行、彰化銀行申請設立昆山分行、第一銀行申請設立上海分行、華南銀行申請設立深圳分行、國泰世華銀行申請設立上海分行。中國信託商銀申請的上海分行則還在審核當中。

 與其他平台合作大於競爭

 中信金控副董事長羅聯福說,未來中國分行成立後,將利用「地利之便」就近服務台商,彌補OBU及其他海外平台的不足,滿足台商在中國大陸 境內的金融需求,因此未來中國分行與其他平台的關係確定將是「合作大於競爭」,彼此將緊密結合,運用各自優勢,共同提供客戶最佳的金融服務,以提升整體獲 利為目標。

 華南金控董事長王榮周指出,辦事處升格分行僅需由總行提撥資本金人民幣2億元,所需投入資源較少,未來的營運初期規劃以發展台商企金業務 為主要訴求,將鎖定大陸台商提供貿易融資、企業放款、兩岸金流管理及電子商務服務,並尋求切入大陸企金市場的機會,並搭配香港分行發展,建構中國珠三角區 業務,目前華南金已做好規劃在深圳分行首年獲利的規劃,以儘速開辦具利基的人民幣業務,並評估透過綠色通道設立第2家分行的可行性。

 華南銀行國際金融部經理劉聰隆指出,只要銀行建立品質優良的服務平台,也就是作業平台,讓客戶知道怎麼利用,得到良好且快速安全的服務, 客源多,業務量自然增加,有了最基本的低資金成本存款量,然後運用在授信、拆放或貿易融資上,「當然有利潤」。但在資金運用上,華銀特別會對信用風險及市 場風險的不確定因素好好把關。

 劉聰隆強調,在大陸設分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就近服務大陸台商,包含資金運轉、建廠、購置設備機器之用,還有業務衍生的金流得到最快速的運用。

 第一銀行副總經理周伯蕉指出,大陸分行成立後,業務可能從貿易融資擴大到生產週轉金、 設備資金支出、不動產擔保放款等等,客戶除了台商外,陸資企業也是對象之一。由於台灣的銀行有優勢,就是台商的熟悉感,這塊將是國銀比較容易切入又賺錢的 項目,只要出現移轉效果,這就是國銀去中國大陸最大的優勢。

 此外,中信金規劃,策略上將以法金業務為主軸,個金業務為輔。

 羅聯福說,法金部分而言,將以台商企業為目標客群,並連結中信金在兩岸五地(台灣、香港、大陸、北美、東南亞)海外平台提供台商客戶完整的金融服務及解決方案。市場定位為「台商最佳金融夥伴」,全力支持台商在中國大陸拓展事業,與台商共存共榮。

 個金而言,將優先以服務台商企業的關聯個人客群為對象,利用中國信託海內外營業據點的串聯,與紐約、香港等交易平台連結,達成大中華地區 24小時服務的專業金融交易商,再視法令開放的時程,在中國大陸導入中國信託強大的消費金融業務,積極擴展當地財富管理與信用卡業務,尋求在地化經營模 式。

 綠色通道 國銀必爭之地

 羅聯福希望,短期內可透過積極擴展台商利基市場,結合中國信託現行優勢,提供客戶便利、創新的服務,在中國大陸成為一小而美的金融機構,達成「來自台灣,服務最佳銀行」的願景。

 除籌備大陸第1家分行外,國銀接下來都將綠色通道列入後續的優先布局重心所在,第一金控將在重慶、成都、武漢、大連,4個城市中選2,送 件申請設立第2、第3分行,甚至同步送件申請。華南金控則預計在3年內,於中國大陸5大區域,含環渤海、長三角、海西區、珠三角及成渝區,選定3個區域, 作為完備大中華市場的重點布局,初步規劃將是長三角、珠三角及成渝區。

 希望快速拓展分行

 周伯蕉強調,在後ECFA的中國展業上,一銀將是分行先行,子行仍列為未來選項之一,初期資本投入為人民幣3億元,上海分行營業地區範圍含上海、江蘇及浙江省,主要客層為台商,並鎖定中小企業。第一金旗下證券大陸布局,則將先行申設辦事處。

 周伯蕉說,一銀在上海分行設立後,將選擇第2、第3分行據點,目前是4選2,會考慮當地台商的數量、當地政府的態度跟意願等因素,並考量開業時間,希望能快速在大陸設立更多分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