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

張愛玲小說《傾城之戀》賞析

張愛玲小說《傾城之戀》賞析

一、 前言

煙硝紛飛、戰火四起,動盪不安的中國社會,正處在興衰盛亡的十字路口。抗戰的爆發造成憂國憂民的文學態勢,大時代下的作家以愛國、抗辱、民族救亡、自由解放等思想為主要的題材。

這種救亡文學的氣勢一時間銳不可擋,但相較於內地作家少能擺脫愛國宣傳的老套,以及延安地區作家往往淪為充當販賣官方神話的販子,租借地區的作家在脅迫與妥協的夾縫中,以新言情、武俠小說,走出「通俗文藝現代化」路線。這是
一種反英雄、反浪漫的創作,敘是的角度在雅與俗、傳統與現代之間自由出入。

其中,張愛玲的華麗滄涼,正是其中的佼佼者。《傾城之戀》正是這樣一個時代下的產物。

二、 摩登上海 對比 叛逆香港

上海位於內地交通命脈----長江的出海口,作為五口通商的重要港口、列強租借雲集之處、傳統東方與現代西方的交匯點。外來技術、制度、思想與文化的滲透、衝撞與鎔煉,迅速成為新生活與新觀念的發源地。

至於香港因為隔著海洋而立於形成反叛性與創新性,逐漸與中國傳統秩序分散。但就文學態勢的發展而言,即使經歷了接收過程,留存在血脈基因中的民族文化根抵也不可能完全抹滅。

充滿矛盾地,故事圍繞著這兩個衝突對立的城市展開。

三、 上海城中城—圍牆築起的傳統封建

即使是上海、五光十色的上海,全神州新思潮新文化的中心。仍然悄悄的、頑固的隱藏著燈紅酒綠瓦解不掉的封建傳統。白公館,正式屬於這一區塊的代表。

對於傳統中國人而言,「家」是一個庇護的城堡。然而對於白流蘇而言,他先前已婚姻所建造的那座「城」已經崩毀。回到原生娘家,本以為是回到一個庇護所,卻 受盡兄嫂奚落和冷言冷語的排斥,連自己的母親也無法為他撐腰。透過連上青飄飄的字、繡花鞋上的澀針,暗示其所處環境的涼薄。

四、 香港—你來我往的愛情戰爭

相對於上海,香港無疑是洋化、開放、自由的新城市。白流蘇來到這裡,為了尋找一座新的依靠,一座婚姻的城。

白流蘇的出走是未走出古老、封建的傳統,想去擁抱一個新的開始,然而在她的心中,卻還是帶著古代中國的包袱:一個穩定的家、一個保護的概念,這與范柳原放 蕩不羈、大海天山處處家的心大相逕庭。兩人對愛情、婚姻的不同期許,開啟了各種形式的心理攻防戰。經濟利益的衝突、愛慾消長的起落。

五、 你來我往—白流蘇vs范柳原

對范柳原來說他不需要婚姻的形式,但希望流蘇能夠懂得他,能夠坦承相待。而對流蘇言,她的終極目標是「結婚」,利益勝於一切,不認為柳原有多麼重要。因為彼此都太警醒了,所以試探性的言語、高明的愛情手腕,在這場諜對諜的戰爭中表露無疑。

范柳原玩世不恭的態度,讓流蘇無法肯定、無法把握。同時,他企圖以薩黑姨妮公主作為他手中的棋,一邊試探,一邊不斷向流蘇的心防攻堅。流蘇也不愧是大家庭爾虞我詐中的佼佼者,兩人你來我往的語言鬥逞,各懷心機的攻防戰守,隱約間透露出羅曼蒂克的氣氛。

流蘇握住「他還沒得到她」的籌碼,她再度等到柳原。但他又再度出走、再度去了香港,流蘇除了做柳原的情婦之外,別無選擇。

行文到此,流蘇確是愛情戰爭中的輸家。然而,突如其來的太平洋戰爭,成了那個逆轉死局的轉捩點。戰爭,炸燬了香港城,粉碎了人際之間的自私、貪婪、虛偽構築出的重重防線。他們相愛了、結婚了,再度回到上海。

六、 總結

戰爭,多半是拆散鴛鴦、離別情人的劊子手。但故事裡,戰爭成就了傾城之戀中這段男女愛情。再張愛玲的筆下,沒有人是完美的,他只不過是個自私的男子,她也只不過是個自私的女子,戰火炸燬的一座座城,同時也炸燬了他們心中封閉自私的城。

註:部份資料來自中學生網站
抓住機會!
替自己加薪
為自己與所愛的家人也幫助他人~
建立有健康有財富自由的夢想生活
免費90天體驗令人難以置信的網路系統
現在就立即開始讓全自動系統幫你賺錢吧!
每天花一些時間經營
不斷累積創造持續性收入
財富將倍數成長!讓您體驗退休生活
註冊後將收到vb系統使用權
並留意註冊時Email信箱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